7/6/2009 · 子曰:「君子恥於其言而過其行。」 我聽說這句有兩種不同的意思,一種是說「君子對於自己說而做不到而感到可恥」,另一種則說「君子對於說別人壞話但別人卻沒那麼壞而感到可恥」。 前者就像是「說的到做不到」,後者則像是「毀謗他人」。
回答數: 2
君子在中國周朝之前,為貴族之統稱。後來於春秋之封建社會則變成士大夫之統稱,也就是為官之人稱君子,平民稱小人。儒家認為君子應不單指貴族或士大夫,而是「聖人之下,富有禮義規範的人」,具有高道德標準的人,君子成為儒家思想中的一個
28/4/2017 · 孔子最絕的話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」多說少做是恥辱《論語憲問》 2017-04-28 由 大閒禪宗 發表于文化 第一:當今成功學如此泛濫,大部分過眼雲煙。那麼孔子是不是屬於流傳了千年的成功學呢? 第二: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。
顯示統計 修改檢索內容 檢索內容: 檢索範圍: 憲問 檢索類型: 段落 條件1: 包含字詞”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” 符合次數:1. 共1段落。第1頁,共1頁。
· PDF 檔案
君子為人莊重,待人以忠信,慎於擇友,勇於改過;君子不作不 義之事,內省無疚,不懼不憂;君子不言過其行;君子以信義為 做人的依據,言行謙遜,誠懇;君子重才能而不重虛名。
1/1/2004 · 言於行之間的關係,世界各國的賢哲多有討論,孔子在這方面的發言也很多。《論語》「憲問」篇有云: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。」現在一般的解釋是:君子認為,如果自己說的多而做的少,是一件可恥的事。但有學者以為,這句話中的「而」字為「之」字之誤。
· DOC 檔案 · 網頁檢視
子 曰 : 「 君 子 恥 其 言 而 過 其 行 。」 ( 《 憲 問 》 第 十 四 ) 第八則:君子行事、言談,皆以禮義為依歸。 子 曰 : 「 君 子 義 以 為 質 , 禮 以 行 之 , 孫 以 出 之 , 信 以 成 之 。 君 子 哉 !」 ( 《 衛 靈
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”意思是:君子把说得多做得少视为可耻。——出自《论语》:宪问篇第十四 耻,本义是羞愧(惭愧),因有缺点、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。君子指人格高尚、道德品行兼好之
狀態: 發問中
憲問第十四(二十七) 子曰: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。」 「註釋」 恥其言而過其行:依朱子意,即君子常懷羞恥之心而不敢妄說;行事卻常超過他說的。但皇本經文「而」作「之」,「行」下有「也」字。
《论语》中,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句话的意思是:有道德的人认为,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。” 语出《论语·宪问篇第十四》,原文是:子曰: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。”译成现代汉语是:孔子说:“有道德的人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。
狀態: 發問中
《论语》中,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这句话的意思是:有道德的人认为,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。” 语出《论语·宪问篇第十四》,原文是:子曰: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。”译成现代汉语是:孔子说:“有道德的人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。
狀態: 發問中
《论语·宪问》为古代文学作品。宪问篇出自《论语》,共计44章。主要内容有: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;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;孔子提出“见利思义”的
【日讀內容】 14·27 子曰: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。」 【導讀老師】 劉 強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 中文係教授 溫海明 中國人民大學 哲學學院教授 崔茂新 曲阜師范大學 文學院教授 【筆記】 1、子貢問君子。子曰:「先行其言而後從之。
· PDF 檔案
41.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:君子對說得多、做得少(感到)羞恥。行: 粵[杏],[hang6]。行為、品行。 42. 君子義以為質:君子處事,以合宜為原則。 43. 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之:依禮節實行它,用謙遜的言語說出 它,用誠實的態度完成它。
顯示統計 修改檢索內容 檢索內容: 檢索範圍: 憲問 檢索類型: 段落 條件1: 包含字詞”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” 符合次數:1. 共1段落。第1頁,共1頁。
子曰: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。 言過其行 、言行不副都是人性。 孔子說:君子羞恥自己說的超過自己做到的。 言而有信,千金一諾;言行相副,言出必行。若做不到,絕不吹牛;牛皮吹破,無法渡河
子曰: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。」 孔子說:「君子認為說到而沒做到很可恥。」 分享文章: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(在新視窗中開啟) 點擊分享到 Google+(在新視窗中開啟)
君子說話要謹慎,是因為「覆水難收」,倘若隨心所欲說出口,對於別人而言不但有失尊重,對自己而言,也未作到三思而後言該有的說話態度。但是一旦君子對於決定的事情,便是即知即行,絕不猶豫推托而耽誤了時光。這一緩一急之間,正是體現君子有為有守
孔子提出君子要講誠信。誠實無妄,乃天之道,聖人與天地同心,要做到無人慾之私、坦然無欺、恆久不怠等。“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”,即君子應恪守忠信,表里如一、言行一致,在此表現了君子人格的真誠性,而且說明虛假的偽君子是儒家所不齒的。
31/3/2007 · 君子和小人的分別之二在於君子胸襟廣闊,小人心懷憂戚。 君子不不懼,因為道德無虧。 君子和小人的另一分別,在於君子能成人之美,小人則乘人之惡。 君子不應言過其行。 君子行事以義理根,本在合禮謙遜,誠信三方面表現出來。 君子具有重才能而不重
有的版本作:耻其言之过其行。这样意思就明白多了,君子以言行不一为耻,话说得十分圆满,而实际上只做到了五分。对人承诺时信誓旦旦,实际上却无法兑现,这便是其言过其行,与“其言之不怍,则为之也难”基本上是一个意思。
《論語‧憲問》裡的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」,是我的座右銘之一。我喜歡關渡勇士隊,並且非常開心能加入成為一份子,不只是因為隊伍的實力堅強,而是我看見那些在勝利背後的辛勤努力和默默付出在閃閃發光。 多年前,在北京清華大學參訪時,我
名句解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是什么意思?要比较权威的解释,并指出解释的出处。:子曰: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。”(出自《论语·宪问》) 这句话的意思,通常有两?
このページは『論語』「憲問第十四:29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章」の現代語訳・書き下し文・白文(原文)・注釈を掲載
君子羞恥自己講的話超過了自己的行為。說,當然比做容易,所以幾秒鐘就說完的話,可能要「做」一整天,君子言行一致,所以話語當然要謹慎。先做給人看,再講給人聽。憲問
【名稱】:言行相顧 【拼音】:yán xíng xiāng gù 【注音】:|ㄢˊ ㄒ|ㄥˊ ㄒ|ㄤ ㄍㄨˋ 【釋義】:指言行不互相矛盾。 【出處】:《北齊書·魏收傳》:“ 言行相顧,慎終猶始。” 【例子】:君子 言行相顧,若言過其行,謂有言而行不副,君子所恥
20、子曰: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。”(出自《论语·宪问》) 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说得多,做得少,君子 以此为耻辱。” 曾子曰:“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” (责任编辑: 谢小燕 ) 精彩图片 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 王彦生:太行山的儿子
30/7/2007 · 子 曰 : 「 君 子 恥 其 言 而 過 其 行 。」 ( 《 憲 問 》 第 十 四 ) 子 曰 : 「 君 子 義 以 為 質 , 禮 以 行 之 , 孫 以 出 之 , 信 以 成 之 。 君 子 哉 !」 ( 《 衛 靈 公 》 第 十 五 ) 子 曰 : 「 君 子 病 無 能 焉 , 不 病 人 之 不 己 知 也 。
第三單元:運用修辭手法 審題立意,行文佈局之後,就要把作文形諸文字,那就是書面表述。修辭 手法的運用,是書面表述的重要方面。 一.比喻 課文:葉紹鈞《以畫為喻》 在寫作中,常常會用具體事物作比喻,說明抽象的道理。
子曰: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。」 注釋 章旨 語譯 注釋 1. 其:己、自己。 2. 而:助詞,用法同「之」。 top 章旨 孔子勉人言行一致。 top 語譯 孔子說:「自己所說的,超過了自己所能做的限度,君子認為可恥
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什么意思? 优质解答 此语出自《论语》“宪问篇”.有两种解释;第一种:君子以说得多,做得少为耻辱.耻,即是“耻辱”的意思.“言过其行”,说大话,却不能做实事.君子以“言过其行”为耻辱.第二种:耻,不敢尽之意.过,欲有余之意
「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。」(《憲問》第十四) 「君子義以為質,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君子哉」(《衛靈公》第十五) 「君子病無能焉,不病人之不己知也」(《衛靈公》第十五) 「君子求諸己,小人求
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意思 我所知道的共有三种解释大家觉得是哪一种呢?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”中因为 “而“字,实际等于“君子耻其言,君子过其行.是并列句.意思就是,君子以夸夸其谈
”曾子說:“君子考慮問題,從來不超出自己的職位範圍。” 28、曾子曰:“君子思不出其位。” 【譯文】曾子說:“君子所思慮的不超出自己的工作崗位。” 29、子曰:“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。” 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君子認為說得多而做得少是可恥的。
【論語 匯】- 共讀論語 同說漢語 各言爾志 和而不同 【晨讀內容】 14·27 子曰:「 君子 恥其言而過其行。」 【導讀老師】 劉 強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 中文係教授 溫海明 中國人民大學 哲學學院教授 崔茂新 曲阜師范
26/9/2007 · ”《論語》中尚有許多同義之句:“慎言其餘,則寡悔”(《為政》)、“古者言之不出,恥躬之不逮也”(《裏仁》)、“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”(《憲問》)等,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貫之之重行慎言思想。參見“敏於事而慎於言”。 德不孤,必有鄰
論語經典語錄 論語經典語錄1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。(憲問)2、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(衛靈公)3、質勝文則野,文勝質則史,是文質彬彬,然後君子。
子曰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、 子の曰わく、君子は其の言の其の行に過ぐるを恥ず。 現代語訳 先生がおっしゃった。君子はその言葉が、その行動に過ぎるのを恥じる。 前の章「君子は思うこと其の位を出ず」|次の章「君子の道なる者三つ」
28/4/2004 · 孔子認為學問之道不僅要謹慎於言語,而且貴在學而行之。“學”不僅在於提升人的言行,而且“行”又比“言”更重要﹔做人做事不怕說不出,就怕做不到,謂之“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”(《憲問》)。
今天的練習重點在於最大划距,把身體距離完全打開,要大於比賽的划距。因為比賽時槳速快,為了要加快每槳的速度,划距自然會沒有這麼大。所以如果在練習時,刻意加大划距,比賽時,即使划距縮小,仍屬於正常的划距範圍。但是如果平時練習沒有